关键词:香港投资移民、CIES、加密货币资产、比特币、以太币、香港加密货币政策、资产证明、ETF
随着香港政府不断优化 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 CIES 的细则,用 加密货币资产——如比特币(BTC)、以太币(ETH)——作为 3,000 万港币资产证明,已成功落地并首批获批。2025 优化措施 之后,资产审查期从 2 年大幅压缩至 半年,为高净值持币人群打开一扇前所未有的“身份窗口”。本文将以最新政策与真实获批案例为核心,拆解全流程要点、合规漏洞与落地方案,助你一图看懂 以加密货币申请香港投资移民 的全景路径。
一、2025 优化措施:为何说是“持币者”的黄金窗口?
1.1 审查期缩至半年:270 天稳定净值的甜蜜点
数字资产价格波动大,两年锁仓过于磨人。新政下,只需保证 连续 6 个月 净资产 ≥ 3,000 万港币即可递交申请,大幅 节省机会成本。
1.2 家庭资产可按份额计入
原来必须 个人 100% 持有;现在,夫妻、父母、子女联名钱包中属于你本人的份额也能算数,只需提供 链上权属声明 + 家庭协议。这为大规模持币家族提供了“拼车”式的合规方案。
1.3 续签不卡居住、不查就业
CIES 采用 2+3+3 的续签模式,期间 无居住日与工作要求;仅需证明投资持续符合规定,即可轻松续签。对比高才、优才等计划,省时省心。
1.4 7 年后“无条件限制逗留”兜底
即使暂未满足“连续通常居住 7 年”换永居的条件,仍可申请 无条件限制逗留签证;投资款也可顺利退出,确保 流动性 + 身份弹性 两不误。
👉 想一次性算清 3000 万港币净资产如何认定?点此快速解析合规公式
二、用加密货币作资产证明:三大审查重点
2.1 权属真实性:如何证明钱包确实归你?
- 必备文件
- 合规交易所出具的 持币证明(含 KYC、AML 背书)
- 链上签名验证(用私钥对指定消息签名,证明控制权)
- 早期挖矿或 OTC 购入记录,配合律师出具 资金来源陈述书
- 常见坑点
- 冷钱包地址过往从未对外转账,入境处可能怀疑“临时搬运”
- 分叉币、空投币若未妥善处理,会被质疑隐匿资产
- 与家人混用地址,未提前做份额协议,导致无法认定个人份
小技巧:提前 6 个月开始做“ 渐进合规 ”——将币分批存入支持出具证明的持牌交易所,或转至已备案的信托钱包,可显著降低补件风险。
2.2 实际价值:如何在波动中锁定 3,000 万?
-
估值主体
由香港持牌会计师或合资格估值机构出具 加密资产评估报告,通常采用评估日 UTC 00:00 CoinMarketCap 或持牌交易所 TWAP 价格,并给出 敏感性分析(±20%)。 -
稳定策略
- 留意 重大波动窗口:如 ETF 消息、美联储议息、比特币减半前后
- 备用 法币稳定币(USDT、USDC)做仓位调节,防止短期跌破门槛
- 极端波动期可预约 质押借贷(香港持牌平台 6 个月内年化 4%–7%),现货不动、快速补足缺口
2.3 资产转换:如何把币“搬”进合规投资池?
获批原则性批复后,180 天内必须把加密货币变成 CIES 认可的获许投资资产:
投资类别 | 最低金额 & 说明 |
---|---|
金融资产(含股票、债券、基金) | ≥ 2,700 万港币 |
认许房地产 | ≤ 1,000 万(上限) |
投资组合(创科基金等) | 300 万港币,规定 7 年后才可退出 |
特别说明:政府已批准 比特币 ETF、以太币 ETF 纳入“金融资产”,因此可将 BTC/ETH 现货 兑换成 ETF 份额 完成合规投资;也可先卖币换港币,再通过持牌券商购买 ETF 或其他股票 /债券,两条路径均不走灰色地带。
👉 点击查看香港持牌交易所加密 ETF 现货到账户的完整操作指引
三、常见案例:三个月快速落地的 M 先生
- 背景
80 后矿业高管,2024 年底持有 1,200 BTC,按当时市值 3.4 亿港币 - 操作时间线
1) TC1 月:将 1,000 BTC 转入 HK 持牌信托地址,出具 信托声明书
2) TC2 月:律所 + 会计师联合出具评估报告,锁定评估日成交均价 34 万港币/BTC
3) TC3 月:递交净资产审查,2 周获批原则性批复
4) TC5 月:一次性卖出 90 BTC,兑换约 3,000 万港币,随后买入 港股及 ETF 组合,7 个工作日完成资金闭环 - 结果
6 个月后取得正式逗留签;剩余 BTC 仍保留冷钱包,经济效率最大化
FAQ:最后一公里的高频疑问
Q1:加密货币在中国内地被禁,会影响审核吗?
A:CIES 只关注 现时合法持有地;资产存放于香港或其他认可司法管辖区即可。入境处不追溯内地过往的买卖行为,但需证明目前无可疑资金流动。
Q2:家人名下资产怎么拆分份额最省税?
A:通过 家庭信托 + 婚内财产协议 两份文件锁定比例,可避免未来出售时大额资本利得税争议;并在净资产审查阶段一次性递交给审核部门备案。
Q3:中途暴跌 30%,会撤销身份吗?
A:获批后仅需 投资总额保持在红线(3,000 万)以上即可。若因市场下跌导致市值缩水,可追加新资金或出售其他资产补位,身份不受影响。
Q4:可以用质押借贷不卖出币就完成投资吗?
A:理论上可行,但质押率过高(>50%)可能被认定为杠杆风险,审核部门保留要求追加保证金权利;多数申请人选择部分卖出 BTC/ETH 消除风险。
Q5:若想提前出售 ETF,如何合规更换投资?
A:CIES 允许在 金融资产大类内转换;先卖出 ETF,再买入港股或债券即可,不必再次审查净资产,仅提交买卖凭证和投资额更新表。
四、政策前瞻:香港为何敢开绿灯?
- 虚拟资产宣言 2.0:2025 年底或将开放 以太坊质押收益、链上基金 纳入投资组合
- 税务透明:身份获批后,利用香港 地域来源征税原则,加密收益若源自境外将零税负
- 金融级托管:持牌交易所已升级为 银行级冷存储 + 保险覆盖 模式,币安等头部平台也已在港申请牌照
简言之,香港的加密叙事已经从“灰色”走到“明牌”。越早下场布局,越能享受到政策红利与身份护城河的 双重溢价。
结语:行动清单
- 盘点个人及家庭链上地址,确定 6 个月后估值达标 的份额
- 联系具备 香港牌照 的交易所与律所,准备 6 大合规文档:持币证明、私钥控制声明、估值报告、资金来源陈述、家庭资产协议、信托设立文件
- 预约持牌机构,签署 “币 → ETF → 金融资产” 转换执行协议,确保 180 天内完成闭环
- 预留 5%–10% 流动资金,应对估值波动及追加保证金需求
- 关注下一波 香港政策论坛与监管沙盒测试,第一时间获取 ETF 2.0 动向
加密货币进入主流资产配置的时代已经不容置疑;能否同步锁定 香港身份,取决于你把握政策窗口的速度与专业度。祝各位持币者合规、顺遂、早日通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