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证交所联手 AAX:传统机构离加密市场还有多远?

Posted by YCT612 加密视角 on September 5, 2025

加密货币交易所渴望传统金融,而传统投资者却心存顾虑。AAX 通过与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LSEG)深度合作,试图用“机构级撮合引擎”打破困局。本文拆解这份合作的前因、技术与门槛,让你看清传统资金真正入场前还需跨过哪些关卡。


为什么是伦敦证交所?

2018 年底,市场就传出 AAX 将联手 伦敦证券交易所 采用其旗舰撮合引擎 Millenium。这套系统已稳定运行在伦敦、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多地股市,具备 高并发、低延迟、99.999% 稳定性 的行业纪录。

AAX 技术副总裁 Michael Wong 解释,“币圈 24 小时无间断波动,撮合引擎必须像股市一样处理高峰流量,又得像外汇市场一样保持毫秒级延迟。”因此,把股票交易技术“降维”应用到数字资产,一旦成功,将直接把整个行业的可用性门槛拉到机构投资标准。


传统投资者在意什么?三大关键词

1. 合规

  • 受管制的 交易对手认证(KYC/AML)流程
  • 符合各地 反洗钱法规 的撮合与清算日志
  • 支持 STO(证券化通证) 发行框架,便于附带分红、投票等权利

AAX 直接复用伦敦证交所的合规规则库,满足英国 FCA、新加坡 MAS 等主要监管要求。

2. 托管

传统基金法规定,超过一定规模的资产必须由第三方托管。AAX 的自研钱包、多签冷存、硬件加密模块已通过英国标准协会审核,但面对动辄上亿美元的养老基金,仍需 “合规托管报告” 的完整链路。

👉 想知道机构级托管与散户冷钱包的差异?点这里查看专业指南。

3. 流动性

机构单笔交易常在千万美元量级,最怕 滑点 过大。伦敦证交所的订单簿深度经验可直接迁移:把传统市场的 造市商高频做市算法 引进币市,缓解大单对价格的冲击。


交易所“天花板”正在被打破

数字资产交易所通常聚焦 吞吐量(TPS)与 宕机率,却忽视了“结算最终性”。传统交易所的 T+2、T+0 结算可以追溯数百年,而比特币链上确认却要 10~60 分钟。

AAX 的折中做法是:撮合引擎在链下完成毫秒级成交,清结算引擎隔 30 分钟批量 Netting 后统一上链。这样既保留了链上透明,又保证了传统投资者对“实时风控”的心理安全感。


还有哪些“拦路虎”?

传统机构入场 当前痛点 解决进度

完整托管法规 ✖
多数国家尚未将加密资产纳入《基金法》托管条例
美国 CFTC、英国 FCA 在 2025 年 Q2 将首发托管牌照,首批可能花落 Coinbase、Bitstamp 等

可审计指数 ✖
纳斯达克已发布比特币流动性指数 BLX,MSCI 正在起草指数规范
AAX 计划把伦交所“指数计算引擎”直接对接 BLX,为 ETF 发行人提供数据源

BTC ETF 正式落地 ✖
SEC 连续三次推迟审核,委员间对“市场操纵”争议巨大
行业共识:现货 ETF 通过即标志着机构资金阀门开启

👉 机构牛市一触发,哪个赛道会最先起飞?立即解锁潜力清单。


FAQ|你最关心的六个问题

Q1:AAX 与币安、火币相比,技术堆栈差别在哪?
A:前者将结果写死在“撮合+合规”双引擎,后者目前仍以“撮合+衍生品”为核心。简单说,AAX 像伦敦证交所的加密分舵,而非典型的币圈交易所。

Q2:散户能否享受同样低延迟?
A:普通用户接口 API 限速 5 毫秒,足以秒杀现有币圈交易所;机构专线则可降到 0.1 毫秒。

Q3:AAX 会开放全套系统给其他交易所吗?
A:目前仅对持牌机构输出白标方案;对所有国家暂不开放 SaaS 授权。

Q4:STO 真的要来了吗?
A:2025 年欧洲 MiCA 法案第 III 卷明确规定“证券型通证”需在持牌交易所交易,AAX 提前拿到伦交所指导,正研发对应监管模板。

Q5:如果 ETF 再度被否决,熊市会怎样?
A:机构并非只看 ETF,托管 + 指数 + CFD 三通渠道中,任何一项落地都可能成为 “牛市引爆器”。

Q6:个人投资者该怎么办?
A:跟踪持有合规牌照、深度挂单稳定、托管系统可信的平台。下一步行情启动,往往先拉升流动性最好的 BTC/ETH,再传导主流 DeFi。


写在最后

在合规、托管、流动性三大支柱搭好以前,牛市只能是少数人的狂欢。AAX 与伦敦证交所的合作提供了一份“传统金融级镜像”的范本:用证券市场的成熟工具,重新审视加密货币交易所。只有当大门真正面向主权基金、养老金、ETF 发行商敞开,加密资产的波动才可能被稳定而长期的资金驯服,而我们,也会在见证历史的那一刻,回头感谢今天迈出的每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