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久违地见证了一次 爆炸性行情:6 月 24 日,国泰君安国际(01788.HK)公布已获准升级香港虚拟资产服务牌照,股价当日飙升 198.4%,带动香港中资券商指数上涨 11.75%。在 Web3、加密交易、稳定币等关键词的烘托下,A 股资金借道港股通疯狂扫货,引发全市场对“传统券商抢滩加密赛道”的再思考。
本文将从监管节奏、牌照稀缺性、商业落地瓶颈、中长期风险与机会 四个维度拆解此次事件的深层逻辑,并穿插 FAQ 回应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
政策窗口:为何偏偏是现在?
SFC 监管“四步曲”进入兑现阶段
香港证监会在 2024 年底 发布 A-S-P-I-Re 政策路线图,把 虚拟资产交易平台(VATP)牌照、稳定币条例、代币化证券框架、第 1 类牌照升级 逐一排期。
- 2025 年 2 月:稳定币条例征求意见稿落地
- 2025 年 8 月:稳定币发行与托管规范正式执行
国泰君安国际选择此时公告,恰逢 “政策兑现+技术平台就绪” 双重催化,踩准了监管剧本里最抢眼的两幕。
合规阵营仅剩 4 张门票
截至 6 月底,同时拥有香港虚拟资产交易与分销资格的 港股/美股 上市公司不足 5 家:
公司 | 股票市场 | 属性 | 备注 |
---|---|---|---|
OSL | 港股 | 原生交易所 | 2020 年起持第 7/9 类牌照 |
国泰君安国际 | 港股 | 传统券商 | 首位 中资+国资 合规交易商 |
富途控股 | 美股 | 互联网券商 | 2022 年起分销虚拟资产 |
老虎证券 | 美股 | 互联网券商 | 介绍模式接入合规交易所 |
由此可见,传统中资券商在 2025 年上半年 正式进场,稀缺性被放大成 80%+ 的股价溢价。
牌照升级到底“升”了什么?
1. 业务范围全景
原来的第 1 类牌照仅限于港股及传统证券经纪:
- ✅ 股票、债券、基金
- ❌ 比特币、以太币、稳定币
升级后的新增服务:
- ✅ 现货 BTC、ETH、USDT
- ✅ OTC 衍生品、结构化票据、代币化债券
- ✅ 投资顾问、托管、分销、撮合 一站式
一句话总结:从前只能“炒股”,现在把 加密资产+链上金融产品 全套纳入射程。
2. 资金与人脉撕开人群边界
国泰君安国际是 沪港通标的,北向资金无需开设港股户即可买入。A 股投资者 借道港股通,仅用十几分钟就能买到“国资券商加密概念”,流动性瞬时爆棚,这与当年抢先布局的富途(美股)、老虎(美股)形成鲜明反差——内地散户买不到、机构更不用说。
👉 点击了解如何通过港股通第一时间布局合规虚拟资产概念!
商业落地的三大悬念
1. 用户从哪里来?
- 境内散户被屏蔽
所有持牌机构都公告: 大陆身份证+大陆地址 无法开通虚拟资产账户。 - 海外用户有更好选择
Coinbase、Bybit、OKX 等在全球拥有更深流动性与更丰富的衍生品。 - 机构策略还在“内部试单”阶段
在法规未完全落地前,基金、家族办公室更多是小额试水,尚难贡献规模收入。
2. 技术层“外包”带来双刃剑
当前市面上仅有 HashKey、OSL 两家获得 第 7 类 VATP 牌照,提供撮合与托管内核。
- 好处:合规兜底,券商可 3 个月内快速上线。
- 风险:
- 交易深度不足,价格偏离全球行情 2–5 %;
- 若技术故障或合规争议,声誉损失立即传导到“券商品牌”,难以切割。
部分券商已内部评估 自研或收购 第 7 类牌照的可行性,例如胜利证券、华泰(香港)正在排队申请,以期打破“二选一”局面。
3. 稳定币分销打开第二条增长曲线
香港 OTC 市场 离岸人民币 1 万亿元 为稳定币提供流动性基础,券商将成为 港元、离岸人民币稳定币 的分销主力。国泰君安国际已完成内部 CBDC 互换测试,未来可一键将 企业债、地产项目 代币化并在二级市场交易,对标 BlackRock BUIDL 模式。
投资者最关心的 FAQ
Q1:我现在能不能在内地 App 开立虚拟资产账户?
不能。所有持牌机构均明确标注 不接受大陆居民。如身份及资金均符合境外合规标准,可向券商驻港网点申请,但需完整税务和反洗钱尽调。
Q2:股价已翻倍,追高还是观望?
要从 市占率+政策稀缺性 去平衡:
- 市梦率阶段:合规券商标的在早期弹性极大,回调或受美股情绪波及;
- 稀缺性并未消失:国资身份+“首吃螃蟹”意味仍有溢价空间。
集中仓位、分批进入、设置 -20% 止损 是短线博弈者常用策略。
Q3:如果我身在海外,是否值得在国泰君安国际买币?
谨慎乐观。与传统交易所相比,流动性缺口存在,但可使用券商开户 一条龙完成证监会与税务 KYC,节省从银行等机构转出资产的多环节时间成本。首次入金金额 < 10 万港元时可先用 限价单 防滑点。
Q4:下一轮获批的会是哪家中资券商?
市场消息指出 华泰国际、海际证券、中银香港 已完成许可证升级材料,最可能在 2025 年 Q3–Q4 公布。
Q5:合规板块若被监管打压怎么办?
香港证监会已预留 冲突情境测试窗口:
- 若突然降低杠杆上限 → 券商可转做 现货分销+托管 收入
- 若下架某托管服务商 → 多家券商分摊客户资产
因此,单一冲击品类的风险有限。
Q6:稳定币条例落地后,哪些细分业务受益最大?
- 合规分销机构:券商牌照升级后可向机构出售稳定币大额票据;
- 券商系托管:提供链上资产每日对账+保险提款;
- 代币化债券顾问:把本地企业债转成链上证券,允许 24×7 交易。
长期展望:传统券商的加密终局
- 2025 下半年–2026 年:更多中资券商完成第 1 类牌照升级,合规交易所 从 2 × 垄断走向 4–6 家多极竞争,流动性缺口缩小。
- 2026–2027 年:在地产代币化、政府绿色债券链上发行刺激下,香港稳定币日均交易额突破 500 亿港元,券商分销业务量跟随倍增。
- 2028 年以后:监管开放 “港股通+代币证券” 通道,内地合格投资者(QDI、深股通扩容)可直接购买链上债券, 加密资产正式融入双向开放。
毫无疑问,国泰君安国际此次“破冰”只是 第一颗多米诺骨牌,而这串骨牌的终点,是 传统金融与 Web3 的下一次深度融合:
- 券商 不再只做通道,而是用牌照做“信用桥”;
- 合规交易所 不再简单地跑撮合机,更向全球流动性聚合演进;
- 稳定币、代币化证券、链上托管 将成为 2025–2030 年华尔街与陆家嘴对话的新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