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官宣!港交所11月15日首发虚拟资产指数系列,你真的看准风口了吗?

Posted by YCT612 加密视角 on September 5, 2025

香港交易所于今日宣布,将于 11 月 15 日推出香港交易所虚拟资产指数系列,为比特币、以太坊等加密资产提供全球认可的官方基准价格。此次指数的上线,不仅是香港向亚洲领先数字资产中心迈出的关键一步,也意味着内地与国际资金在香港市场的交集将被进一步放大。以下从政策演进、监管细节、ETF 产品、场外交易及未来趋势五个维度,为你拆解这场变革带来的投资新机会与潜在风险。


政策时间线:从观望到全力拥抱的七年赛跑

2017–2024,香港对虚拟资产的态度经历了「试水—收紧—再开放」的典型三段式。

  • 2017
    《首次代币发行宣告》出炉,ICO 必须向 SFC 申请牌照,为后续监管定下基调。
  • 2019
    正式对加密货币交易所发出「持牌经营」指令,CEX 如果未获牌照便属违法。
  • 2022
    《虚拟资产发展政策宣言》横空出世,官方定调「开放且审慎」,并在 NFT 泡沫中第一时间提示风险。
  • 2023
    6 月 1 日起实行「虚拟资产服务提供者(VASP)牌照制度」,全球 22 家交易所排队候审。
  • 2024
    稳定币监管沙盒启动,京东、渣打、天星银行首批入围;港府更把「加密资产科技创新」写进 2024–2026 策略重点。

👉 2024 下半年最值得关注的虚拟资产政策窗口已打开,你现在入场还来得及吗?


VASP 牌照深度拆解:想拿牌,先过七道关

想在港合法贩售加密资产,交易所必须全数符合以下硬核条款,任何一条踩线都将被拒门外。

  1. 资本门槛:至少 500 万港元实缴股本,且随时可动。
  2. 资金隔离:客户资产与公司自有资金彻底分离,资产托管银行需在港。
  3. 密钥管理:加解密种子、私钥必须物理存放在香港境内,多重备份并引入安全审计。
  4. 流动性储备:现金、存款、国库券等流动性余额须覆盖未来 12 个月营运支出。
  5. 合规团队:至少 1 名合资格反洗钱报告官及 1 名合资格合规官全职驻港。
  6. 审计与报告:年审 + 季度披露,任何异常交易 24 小时内上报。
  7. KYC & CDD:实名认证、地址证明、资金来源解释一个都不能少;人脸识别 & 链上溯源双重校验。

截至发稿,只有 OSLHashKey 正式持牌,其余 20 家仍在补件或等待听证。


全量名单:6 只虚拟资产 ETF 怎么选?

代码 名称 标的 规模* 月均成交*
03042 华夏比特币 ETF BTC 2.7 亿港元
03046 华夏以太坊 ETF ETH 5,000 万港元
03439 嘉实比特币 ETF BTC 2,000 万港元
03179 嘉实以太坊 ETF ETH 800 万港元
03008 博时 HashKey 比特币 ETF BTC 1.5 亿港元
03009 博时 HashKey 以太坊 ETF ETH 1,200 万港元

*规模与成交数据为近期市场均值,仅供横向对比;实际须以交易所实时行情为准。

实战建议

  • 若只想押注龙头:优先流动性最高的华夏系,买盘深度与折溢价稳定性更优。
  • 偏爱费率:嘉实手续费略低,适合逢跌加仓的长期策略。
  • 做市机制:HashKey 为自身 ETF 提供做市,盘中价差小于万五,适合日内量化。

香港 vs 新加坡:场外交易(OTC)两大模式 PK

两大金融中心在OTC牌照设计上的差异,直接决定了投机与合规的边界。

香港「双牌照」思路

  • 海关 Money Service Operator(MSO):针对法币汇兑与现金收付。
  • 待推 OTC 牌照:仅允许 法币 ↔ 虚拟资产 单向兑换,禁止币币互换,并要求店头必须有实体香港商铺。

新加坡「单一牌照」加额度

  • PSA 两大类别:Standard Payment Institution(≤300 万新币/月交易流水)或 Major Payment Institution(不限额)。
  • 近来 MAS 明显抬高门槛,新注机构须提供银行流水、股东征信、技术渗透测试报告,审批期最长 18 个月。

风险提示
👉 想要在香港开设OTC门店?提前半年准备合规材料的避坑指南在此!


对散户的四大影响

  1. 价格锚定更透明:指数系列上线,ETF、衍生品、场外报价将有统一官方参考价,降低被恶意插针概率。
  2. 出入金渠道放宽:符合 VASP 牌照的交易所需捆绑持牌信托银行,未来信用卡买币、FPS 入金或一键实现。
  3. 税务报表自动化:年内港府拟对接 CRA(加密资产纳税申报系统),实现盈亏自动汇总。
  4. 资金南下渠道:「跨境理财通 2.0」正在讨论增加虚拟资产类别,每年 300 万人民币额度或向南向个人投资者开放。

常见问题 FAQ

Q1:11 月 15 日的虚拟资产指数可以即时交易吗?
A:指数本身不可直接买卖,但港交所将同步推出「指数期货」,合约细则请留意周四盘后公告。

Q2:VASP 牌照申请一定要在港设立技术中心吗?
A:核心技术与私钥须在香港托管,其余前端或撮合引擎可在异地。

Q3:已通过 KYC 的老用户,会收到交易所的重新认证通知吗?
A:会。交易所须在 2024 年 12 月 31 日前完成存量用户「最低限度重 KYC」,逾期限购提币。

Q4:个人投资者能直接参与稳定币沙盒吗?
A:沙盒仅限机构及白名单商户,个人或可先通过券商试点的「稳定币理财计划」间接体验。

Q5:OTC 店铺「六个月过渡期」适用于所有已开业门店吗?
A:前提是你已在官方注册「意向表」,未备案的门店将直接被勒令停业。


未来一年,香港虚拟资产的叙事主轴只有四个字:合法、合规。对于早已厌倦「微信拉群回收 USDT」的投资者而言,港府的指数、牌照与 ETF 三板斧,恰恰把守住合法性与流动性的关键阀门。最终能否把时代红利装进口袋,取决于你能否读懂这场速度与规则并行的竞速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