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周期比特币持有者大举加仓,BTC 价格突破 9 万美元背后暗流涌动

Posted by YCT612 加密视角 on September 5, 2025

本文基于 2025 年 4 月 24 日最新链上数据,解析长期持有者BTC动向、抛压与未实现亏损格局,为潜在入场者与持币者提供参考。


谁在买入?谁在离场?

1. 数据直击:买入量远超卖出量

根据 Glassnode 监测,过去一个月:

  • 长期持有者(LTH)每买 1.38 枚 BTC 的同时,短期持有者(STH)仅卖出 1 枚。
  • 从 1 月低点至今,LTH 新增持仓 635,340 枚 bitcoin,将总数抬升至 13,755,722 枚——已逼近比特币全网流通量的 69%
  • 反观 STH,他们在此期间净流出 460,896 枚比特币,现持仓 3,516,265 枚,较峰值下降 11.6%。

2. 155 天的“魔法阈值”

滚动 155 天规则是行业常用的“LTH/STH 分水岭”。

  • 2024 年 11 月 20 日正处于该窗口起点,当日 BTC 价格 65,000 美元,随后 14 天一路攀升至 95,000 美元
  • 这批早期上车者如今“熬成” LTH,继续锁仓不动,反证了他们对价格进一步走高的长期预期。

未实现亏损依旧沉重:2,600,000 枚币“骨瘦如柴”

虽然 BTC 已于 4 月下旬重回 90,000 美元上方,远离 3 月初的盘整区,但:

  • 高达 2,600,000 枚比特币仍处浮亏状态,
  • 虽较本月早期 5,000,000+ 枚峰值 已然减半,却揭示仍有大量筹码在 100,000 美元上方追高买入

这意味着什么?
只要价格继续向上,这些浮亏筹码随时可能摇身一变成为空头压力;不过一旦回本区间被逐一吞没,市场大概率迎来真空阶段的加速上行。
👉 当前筹码分布暗藏的财富窗口,点此查看最新多空热力图


长周期信仰是怎样炼成的?

2025 年的“典型 LTH”画像

  1. 2019–2021 年间领教过周期—在 2021 年 60,000–69,000 美元高位区守仓后,坚持持有至今。
  2. 每轮熊市优先逢低加仓而非恐慌割肉,2022 年末至 2023 年初又增持 200K+ 枚 BTC
  3. 淡然面对“20%~30%”日内回调,把长期持有策略简化为一句口令:等待下一次宏观流动性扩张

叠加当前宏观:美联储缩表节奏放缓,华尔街比特币 ETP 资金连续第七周净流入,长期持有逻辑愈发强化


BTC 年内走势情境推演

剧本 触发条件 价格区间 概率简述
情境 A:持续看涨 ETF 份额维持净流入、链上亏损筹码逐步回本并锁仓 95k ~ 110k
情境 B:再探 80k 深洗 某关键宏观数据低于预期,STH“纸手”集中出逃 83k ~ 80k
情境 C:黑天鹅事件 交易所安全事件或政策冲击 ≤75k

结论:想象空间并未因短时涨幅而缩减,长周期数据反而不断为比特币价格正面对冲提供信心锚。
👉 如何设置科学的梯形补仓计划?


常见问题 (FAQ)

Q1:长期持有者成本价是多少?
A:各大链上模型测算,整体 LTH 平均成本约 49,000~55,000 美元,几乎全体浮盈,因此心理压力远低于 STH。

Q2:投资者如何区分自我持仓属性?
A:你只需回忆:如果买入时间已到第 155 日之后且至今未动,你已加入 LTH 大军;若买入时点仍在上波 95,000 美元以上高位,当前则列为 STH 高风险区,务必评估止盈/加仓平衡。

Q3:为何亏损筹码数量从 500 万枚急剧下降到 260 万枚?
A:核心原因:

  • 部分 STH 割肉离场;
  • 另一部分价格升至其成本后自动转为平本或浮盈,不再计入“亏损”统计。

Q4:未来助推 BTC 上行的潜在催化剂有哪些?
A:

  • 美 SEC 或批准更多杠杆与反向比特币现货 ETP;
  • 亚洲某主权基金正式把 BTC 列入外汇储备;
  • Layer2 及闪电网络零售级钱包渗透率翻倍。

Q5:普通投资者能否复制 LTH 策略?
A:可用“定期定额+浮盈反手补仓”组合:

  • 在 80k、85k、90k 插针区间分批挂限价买单;
  • 并对已获利的 10%–20% 头寸做高位卖出,回笼资金用于下一轮低吸,循环滚动、永不空仓。

Q6:链上指标是否 M 顶信号?
A:目前 MVRV-Z Score、RHODL Ratio 仍处复苏中期,远未触顶,暂无经典 M 顶征兆。


结语

当短期投机者因「心理浮亏」而惴惴不安,那些穿越两轮周期的 比特币长期持有者 正以更小心的步伐、更坚定的信念默默筑墙。无论下一轮牛市的点火器是 ETF、主权基金,还是监管突进,链上数据的每一笔流入/流出,终将汇聚成 BTC 价格新一轮增量空间。
对于观望者而言,也许最好的进场信号并非喊单,而是看懂“谁没有卖出”。